2024年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。这一年,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汇破茧之志,综合实力蝶变升级,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,以党建为引领,贯穿一条主线,办好“两件大事”,实施好“六个行动”,持续抓好“六个工程”,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,现代化化德建设阔步前进。
全县地区生产总值68.5亿元、增长5.6%,居全市第4位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%,居全市第3位;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.4%,居全市第9位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.66亿元、增长3.3%,居全市第6位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.67亿元、增长128.6%,居全市第1位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70元、增长6.9%,居全市第6位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8元、增长6.7%,居全市第4位。
强产业 向新向高 推动产业再次突破。完成蒙誉公司3万千伏安全密闭低钛铬铁转产,全年铁合金产量达到189万吨,同比增长7.5%,产值达102亿元。促成济南域潇集团与蒙达钛业公司强强联合,开工建设域潇蒙达65万吨钒钛基料项目,布局投资年产2万吨钛铝新材料项目,中国绿钛产业基地建设迈出新步伐。高效开发风光资源,建成三峡压缩空气储能项目,30万千瓦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成并网,是全区首个实现当年核准、当年开工、当年并网发电的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。有序推进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、长顺镇5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、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建设,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226.8万千瓦,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不断优化升级。金驼服饰在蒙古国建成全市第一家公共海外仓,并申报为自治区公共海外仓培育项目,年内出口创汇59.3万元。全年服装产量达1300万件、产值10.4亿元。陆港枢纽优势显现,铁路专运线到发总量5731车、37.25万吨,运营创收0.39亿元。进出口矿石及合金产品15.57万吨,进出口额突破1.35亿元人民币,为全力打造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奠定坚实基础。
抓三农 抓特色产业 走好现代化三农发展路。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4.27万亩,粮食产量1.28亿斤。七号镇谷物储备厂投产达效,养殖户达8936户,“德谷七号”小米获得原味乌兰察布认证、自治区名优特新认证,燕麦片、马铃薯淀粉获得绿色食品证书,“化德沙地土豆”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,特色农畜产品品牌数量累计达29个,建成马铃薯种薯培育车间2000平方米、培育基地242亩,接收订单1200万粒。检验检测中心顺利通过自治区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(CMA)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(CATL)“双认证”,取得食品和农畜产品检验参数360项。
抓提升 抓城镇品质 筑牢城乡基础好底盘。改造供热老旧管网70.3公里、供热锅炉1台,推行室内温度检测1200户,护航千家万户温暖过冬。更新改造燃气、供水、污水、雨水管网65.4公里,新增公共充电枪24把,工业园区完成5G+智慧数字工业云平台建设。常态化开展城镇市容市貌综合整治行动,修缮、改建公共厕所49座,优化便民市场3处、接纳流动摊贩235家,合理处置餐厨垃圾,有效排除“空中飞线”隐患,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。
抓招商 抓投资项目 夯实发展硬支撑。全面推行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服务套餐,18项审批事项实现集中办理,主动对接18家企业28个项目。通过政协搭建微信平台方式为企业解决就业用工183人,完成监管平台数据采集工作,办理不动产登记证1722套。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,办理群众和企业诉求4057件,回访满意度达100%。123项诚信建设工程具体任务全部完成,中期评估验收全市第三。清偿拖欠企业账款125.78万元,华宸科技公司等5家企业被评选为诚信经营标杆企业,累计培育雄伟光大等高新技术企业8家、华宸等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,日升智博等4家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。梳理上级重大支持政策53项,争取项目7个、资金1.52亿元;强化全要素保障,实施重大项目12项,完成投资24.16亿元、完成率103%。外出招商引资37次,新签约项目55个,区外到位资金19.98亿元,完成率71.36%,全年信贷投放量达58亿元。
2025年是全面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规划的谋划之年。化德县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,贯穿一条主线,办好“两件大事”,实施好“六个行动”,持续抓好“六个工程”,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强园区、抓项目、育产业、保民生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抓住一切有利时机,利用一切有利条件,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绩,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化德建设中走在前列、勇当尖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! ( 田礼军参与采写 )